首页
诗人
古诗
名句
知识
历史
西楚霸王项羽的生平简介
项羽简介: 项羽(公元前232年―公元前202年),名籍,字羽,秦末下相(今江苏宿迁)人,楚国名将项燕之孙,他是中事思想“兵形势”代表人物(兵家四势:兵形势、兵权谋、兵阴阳、兵技巧),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,古人对其有“羽之神勇,千古无二”的评价。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(今江苏苏州)起义,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,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、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,秦亡后称西楚霸王
历史
2024-10-21
0
秦灭六国楚最无罪
当历史走到秦王嬴政继位的时候,整个战国的历史可以说是发生了惊天的大逆转。这是因为,秦王嬴政继位之后,整个战国的趋势,已经难以扭转。以公元前231年秦灭韩之战算起,到秦国灭齐的这十载岁月中,秦国将山东六国彻底荡平。 而也就是在这之后,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即秦朝。秦朝的建立,可以说是具有很现实的历史意义。因为,秦朝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也彻底的宣告了过去邦国混战的时代,至此一去不复返
历史
2024-10-21
0
秦末大泽乡起义
大泽乡起义,又称“陈胜吴广起义”,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。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,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。 秦二世元年(前209年)秋,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,陈胜、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,途中在蕲县大泽乡(今宿州)为大雨所阻,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,情急之下,陈胜、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,发动兵变。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
历史
2024-10-21
0
秦末农民起义简介
秦末农民战争又称秦末农民起义,是中国对秦朝末年群雄并起的称谓,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。 秦始皇统治时期,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,以及筑长城、修驰道,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,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,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。同时,还制订严刑酷法,使人民动辄触犯刑律。 公元前209年,陈胜、吴广等900余人被征发去渔阳(今北京密云县西南)戍边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主人是谁
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,当初被发掘出来的时候让世界人民所瞩目,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,秦始皇大家应该都再熟悉不过了,他是不仅统一了天下,还建立了一个强盛的国家,他的种种功绩小编在这就不多说了,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了皇陵东侧一千五百米的地方,在我们看来是相聚有点远,可是秦始皇陵是非常大的,所以这点距离也就不算什么了,兵马俑的朝向是坐西向东,一共有三个坑,呈品字型排列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统一度量衡
在量制上,各国差异较大。当时粮食是按容积计算的,而不是按重量。因此,在度量衡三制中,量制是最为重要的制度。 当时,秦、赵、东周和西周等国都有斛、斗、升三个基本的量制单位。文化和经济都较为发达的齐国,在量制上却与他国不同。在齐国,升以上是豆、区、釜、钟四个等级,而且前三个等级是采用的四进制,从釜到钟又变成了十进制。齐国这套独特的计量单位自然是为了方便本国的税收,齐国是大国,有一定的影响力,因此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的求仙之路
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中记载了数次秦皇求仙的活动。最早一次是始皇二十八年(公元前219),齐人徐市等上书说海中有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座神山,上有仙人居住,请求始皇给予童男童女一同前往。此次求仙活动是徐市请奏而不是秦始皇主动下令的。而到了始皇三十二年(前215)时,秦始皇主动派遣燕人卢生等人去东海寻找羡门、高誓两位仙人,并且明确记载是为了“求仙人不死之药”。 始皇三十五年(前212),卢生告诉秦始皇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的性格问题综合分析
秦始皇身处最高位,享受着无尚的荣耀和万众的顶礼膜拜,却也不得不享受称孤道寡的无奈和高处不胜寒的寂寞。历来君王大抵如此,都有不用说的荣耀和说不出的寂寞,这样的矛盾会伴随他们的一生。始皇也面临这样的矛盾,但他一生中的矛盾绝不止于此。 始皇的性格是矛盾的,这一点决定了他一生中做的大多数事情都充满了矛盾。首先,他是残暴和宽容的结合体,对于他认为的敌人,无论是六国势力还是秦国国内的政敌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的交通政策
“车同轨”即是统一车轮间距。当时的车有不同的类型,“车同轨”主要针对那些大范围使用的车。但实际上,“车同轨”可能并未施行。 战国时代,各国的主要车辆有三种,一是战车,二是朝车,三是农车。在战国时代,骑兵的使用量并不大,战车虽然不是主要作战工具,但在历次战争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角色。一国国力大小,当时也常用拥有兵车的数量来衡量,有千辆战车的被称为千乘之国,有万辆战车的就被称为万乘之国。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
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明确地意识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,而且死亡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终结,它只是一个特殊的节点,人死之后还以另外的一种形式存在。能够在墓室这样私人的空间内设置帝国版图,又在陵园内刻画出帝国的行政体系,可见至少在开始营建陵墓时,秦始皇并没有把死亡当做一种终结,他要在地下的宫室中继续思考宇宙、思考帝国的治理方式。 既然如此,那也就没有必要对“死亡”这个过程产生畏惧或者其他心理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生前两大奇异预兆
纠纠秦国原本美丽,受六国鄙视了数百年,虽然英雄代代辈出,可惜拢半途来牺牲,坎坷路途且风雨,变法独立十九年大进步。秦人打拼,千万不可馁志,排除万难,前途无限,团结就有盼望。商鞅变法,无论任何阻挡,排除万难,前途无限,勇敢的秦国人。 大秦,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帝国,秦皇一统,令四海臣服,八方来朝,其建立的丰功伟业在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。关于这位传奇帝王存在许多传说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故事
焚书坑儒被当作秦始皇的重要方面之一,但历史上秦始皇真的焚书坑儒残暴不仁吗?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底是怎么回事。 《史记·卷121·儒林列传》里这样说:及至秦之季世,焚诗书,坑术士,六艺从此缺焉。由此可见,秦始皇焚书焚的只是诗书,而不是所有的书籍,坑儒坑的大多是术士,不是儒生为主。而焚书坑儒是西汉之后的史学著作中出现的。 其实,秦始皇一开始是欢迎百家学说的
历史
2024-10-21
0
秦始皇泰山封禅
公元前219年,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70人,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。封禅是古代统治者祭告天地的一种仪式。所谓“封”,是指筑土坛祭天。所谓“禅”,是指祭地,即在泰山下小山的平地上祭地。 由于长期不举行这种活动,大臣们都不知道仪式该怎样进行,于是秦始皇把儒生召来询问。儒生们众说纷纭。秦始皇听了觉得难以实施,便斥退儒生,按照自己的想法开辟车道,到泰山顶上立了碑,举行封礼
历史
2024-10-21
0
首页
上一页
1
2
3
4
...
8
下一页
尾页
随便看看
刘询和许平君南园遗爱的故事
0
刘询不废太子刘奭的原因
0
刘秀与刘邦的关系
0
刘彻金屋藏娇的秘密
0
刘彻币制改革的意义
0
推荐排行
阅读排行
刘彻币制改革的意义
0
冯异与刘秀的故事
0
兵马俑铜车马
0
兵马俑遗址考古
0
兵马俑的陶马工艺
0